第23章 去读书啦
还需要大家从新去教。
而来到乡下的女同志们,就比较麻烦了,一般的女同志力气比较小,很多的女同志干活还没有乡下的孩子厉害,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到结算工分的时候,这一年干的工分所分到的粮食都不一定能够养活自己,所以,更不会有多的粮食去偿还队里的粮食,但是,如果不借粮食的话,这些来到这里的人,又不能够生活下去。
所以,对于张德军来说,在安排知青这件事情上面还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
本来以为有这个知青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在第二年,一九六七年的时候,这一次直接来了五个知青,之前的知青点就住不下那么多人了,所以,张德军就说,让知青们去和队里的人们搭伙,去队员家里面住,每个月交给队员家里面一些钱,不然就自己出钱建房子,反正队里是没有那么多的房子给知青住了。
这次来的五个知青里面,有三个女知青和两个男知青,这些都是从大城市来的知青,到这里来之后,什么都不会,比去年来的那两个女知青的情况还要恼火一些,而且,这五个知青是从别的城市来的,听不懂张德军说的话,每次张德军和他们交流的时候,都得说得很慢,而且有的时候,还要加上手比画。
所以,每次,张德军都会很头疼这些问题,但是自己是大队长,又不可能不去解决问题,但是,让知青们在队员家里搭伙这件事情,很快就出现弊端了。
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在家里虽然不说吃的有多好,但是绝对是比这里的大部分人吃的要好得多的,很多人看见这里的人们吃的饭之后,就天天抱怨饭不好吃,抱怨的时间长了之后,这些队员的家里,或多或少心里都会有点不安逸。
虽然说,在队员家里借住是要付一定的钱的,但是,付的钱都不多。而且大部分的人,在知青来的时候,已经拿出来家里算是比较好的事物来招待这些知青了,这些东西,如果不是这些知青们的到来,说不定会在过年的时候,才会把这些食物拿出来吃了,所以,这些社员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心意被辜负了,自己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
除了在吃这方面,队员和知青们会有矛盾之外,在住这方面,知青们也会觉得,会有不适应,知青们觉得在乡下各方面的条件都会比不上城里面,知青们会觉得农村的环境不太干净所以,就觉得难以忍受。
最后,没有办法,经过村里和知青们一起商量举手表决之后,村里决定给知青们修一栋房子,用来安顿知青,以后的知青来了之后也能够有地方可以居住。这样就可以不用再去村里的队员家里面去居住了,免得村里的队员们和新来的知青们去发生矛盾,给队里的人们造成困扰。
这一年,村里除了来了几个下乡的知青之外,还来了两对夫妻,这两对夫妻之前是大学里面的教授,之前在大学里面搞科学研究的,但是,这两年因为后面的事情发生来了之后,这两对夫妻就被发配到这里来了,来到这里之后,上面下达的指令就是来到这里之后,就不能够让他们的生活过的很好。
让上面的两对夫妻,在这里来之后,就只能干最苦最累的活,住的地方也只能住最差的地方,不能够住的很好,所以在这里来了之后,张德军对于要怎么安排这两对夫妻的住处还是非常的苦恼的。
虽然,上面的人说不能够让这两对夫妻的生活过的太好了,但是,张德军对于这些知识人士还是非常的钦佩的,张德军从始至终都觉得,这些知识份子才是真正的能够为了祖国的建设发展能够做出贡献的人。
现在,如果对这些的知识份子太差,伤了知识份子的心,以后,想要读书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到时候,这个国家的发展就会止步不前,没有了能够促进国家发展的人才,就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所以,张德军在接到了会有这两对夫妻要来这里之后,就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在村子里面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