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纸求贤令
袁绍觉得自己的人才不够用了,毕竟要治理一个偌大的冀州,“对了,文若,这次的求贤令写好了没有?”
“主公,好了,就这么发了吧。”
于是,一纸求贤令从冀州发出,天下震惊,袁绍渴求贤才的心意,让各州郡有才能的文士觉得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纷纷前往渤海而来。
求贤令的榜文大概就是凡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要来冀州,袁绍都可以重用,只要是对百姓有益,造福百姓的。诸位还要帮助我来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够得到并且任用他们。
慢慢的,随着求贤令传播的越来越广,那些自认为有才能的,有一技之长的也一并前往冀州而来。
为此,袁绍专门设立了一个招贤馆,接纳各地前来的能人异士,袁绍再三叮嘱招贤馆的人,只要有人进来就一定要按客人的方式招呼,无论这人多丑多邋遢。
远远的看着招贤馆,袁绍突然心中一道念头闪过,一直都在挖别人的墙角,自己的呢,额,自己之前的部下呢。
田丰阎柔张郃高干哪个不是谋士良将。
这么一想,袁绍赶紧起身,“典韦,备马,随本刺史去钜鹿县走一遭。”
“是,主公。”
冀州巨鹿钜鹿县田府
袁绍让一名亲卫敲了敲大门,对着开门出来的管家递上名刺,“车骑将军,冀州刺史袁绍前来拜会田丰先生,烦请通报。”
管家一听,连忙把袁绍等人请进大堂,自己跑去找老爷去了。
田丰此人自幼天资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而且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被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为痛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
之后才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却因为正直而不得志。
想着田丰的过往,袁绍边喝茶边看着这古色古香的屋子,一股静心气息让人不自觉的放松下来。
“在下田丰,见过刺史大人。”姗姗而来的田丰带着管家看见袁绍就拜。
袁绍赶紧回了一礼,“先生客气了,冒昧登门,还请先生恕罪。”
“能得刺史大人能登门,在下应该感觉到高兴才是,以此来看,在下还是个有才能的人呢。”田丰高兴的说着,可不是一般人都值得袁绍登门相邀的。
“哈哈哈,本刺史常常听闻先生正直无私,博学多才,今日特地备上厚礼,前来拜访先生。”
袁绍说着就让典韦等人把厚礼都放在大堂,自己拉着田丰往席间走去。
“岂敢劳烦刺史大人亲自上门,丰愧疚难当啊。”田丰作为一名隐士,能出去嘚瑟了,得贤主亲自上门邀请。
袁绍治渤海,平黄巾,纳贤良,如今被陛下派来治理冀州,这些人早就想出仕了,只是亲自去投奔怕是不符合自己的身价,所以就等着袁绍上门来请。
“此次来是听闻元皓先生为人正直,此番冀州新建,本刺史麾下实在是缺少像先生这样的正义直言之人呐。”袁绍使劲的夸赞着田丰,夸的田丰都不好意思了。
“刺史大人已是贤才,麾下更是人才济济,为何还需要我这种脾气不好的人呢?”田丰嘴里这么说着,双眼却是直勾勾的看着袁绍。
“元皓先生性格刚正,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还请先生出仕,帮本刺史来规范一下冀州,做到真正的为百姓谋福。”说完,袁绍就拱手邀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田丰默默的读着这句话,“好句,好,好,刺史大人真是出口成章,我田丰,愿为主公效命,为百姓谋福。”
田丰说完就九十度的躬身,拜道。
袁绍扶起了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