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横渠四句
“敢问两位先生平生之志?”
法正略加思索,便沉吟道:“上为国尽忠,一展平生所学;下安黎庶,修身、齐家!”
孟达毫不犹豫道:“大丈夫当五鼎食!”
他们一起看向刘兴时,却见那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一个高处,摆好poss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刘兴用低沉而感性的嗓音念出了横渠四句。一时间酒庐噤声了。法正静静的望着他,孟达张大了嘴巴,酒客们目瞪口呆。片刻以后轰然一声,人群中都在打听他是谁,几个儒生更是直接走过来作揖道:"先生此四句道尽了我儒家之精髓,我等受教了。敢问先生大名?”
“几位兄台言重了,不过是直抒胸意罢了,不敢言教!吾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名兴,字安国。”刘兴这次真让他装到了。随便一句谦虚的话,又迎来一阵追捧。众人互相通报了姓名,又一阵商业互吹,约好下次再见,方才告辞!
孟达挤了一阵愣是没挤进去,直到人群散去,他才冲上来,在刘兴肩膀上一拍。刘兴早防着这一招呢,坐在凳子上,抓好桌角,也还是被拍的一歪。“兄弟你还真是看不出来啊,竟然是如此大才!”
法正也来到身边,亲近的说道:“安国有此志,必能青史留名!为兄只恨相见晚矣,来,为此四句,当浮一大白!”终于得到了法正的认可,刘兴也很高兴。三人一番痛饮,皆大醉而归。
刘兴在似梦非梦里仿佛又回到了现代,那里有他的记忆,有他的亲人。他的眼角已经慢慢湿润,如果不能再回去,他会让自己过的好好的。就当那是一场梦,一场有泪水的梦。
这一夜他睡的很沉也很踏实。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隙间。刘兴猛地睁开了双眼,被窝里很暖和,因为里面多了一个人。看样子应该是只有十五六的小丫头,怯生生的看着他。唉,这古代真是太腐朽了,睡个觉都还有暖床丫头。应该是孟达见他有大才,下了血本招待他。不出意外的话,这丫头还是完璧,因为孟达想要施恩,肯定不能用二手货。被她抱着很舒服,女人的身体都是软软的,可这未成年,他怎么下得去手啊。看着那一柱擎天,真是又舒服又难受,赶紧闭着眼睛想了几个电视剧里辣眼睛的人物,才慢慢平复。看时间应该是早上太阳刚出来,战胜了心里负担的刘兴,一把搂过小丫头当抱枕,继续呼呼大睡。
古人讲究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刘兴睡的正香,却不知外面人们都已经忙活起来了。孟家会客厅,孟达与法正相对而坐。“安国虽年少,却胸怀大志。孝直,你观之如何?”
法正却笑而不语。孟达急道:“他是汉室宗亲,其才智品貌都属一流人物。崛起不过时间罢了,昔日吕不韦奇货可居,我等若投效于名士达宦,却是不知何时是出头之日。如今若助安国,则为雪中送炭也。”
“汉室宗亲何其多也,而刘安国只是末流。其志向远大,但根基浅薄,名声不显。若要创业必困难重重,旷日时久。即使有我们相助,吾却唯恐错过天时,彼时一切则为虚妄。此事不急一时,且在看看吧。”法正吃了一口茶,继续道:“我观他昨日所为,一为震慑我等,二则为杨名。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若其才德能聚拢人和之妙,便有了成事之基,或可辅之。”孟达亦露出沉思之色。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大早起来,刘兴就装上了。暖床丫头春香痴痴的望着他,起个床还能作诗,她感觉自己心跳的好快。这丫头论姿色只算中上,小鸟依人型的。刘兴被她伺候着穿衣,还有点不习惯,不过必须镇定,否则不利于自己的人设。
客厅里的法正、孟达二人也听到了咏诗声,知道这是刘兴刚才起床,便吩咐下人将酒菜炖上。刘兴好一会姗姗来迟,这柳枝牙刷,盐巴牙膏,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