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灌钢法 嬴政:打不过,那就加入……
经下意识地、听到“中国”二字时,觉得是在说这片土地上的人了。
无论是横扫**的秦国还是其它诸侯国,都会融合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未来形成一个值得骄傲的、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除了四大发明、纺织业、还有先前提到的制糖和酒精,再加上这灌钢法,都曾是我们领先世界的?”
夏安夷点点头,然后看到对方神色不佳。
似乎是嫌弃后面拉胯的朝代,嬴政翻了翻笔记,给他们多画了几排叉叉,以表强烈的不满:“真可谓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那么多先进技术都被西方用好了,自己却不断丢失和不以为意、不当一回事。
他们干什么吃的!
嬴政做完这些后,瞥到光幕里,对方学着他的模样。翻到图册上的清朝相关人像处,也跟着画了几排叉叉。
她眨眨眼:“看,你画不到,我帮你出气了。”
老祖宗似乎很满意,但说话向来又不是很好听:“不错,比起之前你对着朕的头像,涂抹得花花绿绿的,已经很有长进了。”
暂且这件事,他可以勉强一笔勾销。当然要是把这群清人,涂抹得更丑一些就好了。
【灌钢工艺是我国古代刃钢生产的主要方法,它以生铁和“熟铁”为原料,将它们加热到生铁熔点以上,合炼而成钢。】
而要想更好地了解灌钢法,便是要区分好生铁和熟铁的区别。
嬴政微微不解:“何为生熟,意思是铁也能炒?”
夏安夷托着下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生熟是指含碳量,不是用来炒……”
她正给对方科普,结果刹那后打脸了。
【其中生铁是指由矿石冶炼得到的液态铸铁,含碳量和杂质很高,性脆易碎;熟铁是指将生铁经过“炒”或“蒸”等工艺而脱碳后的铁,柔软可锻。】
【灌钢工艺是将生铁液浇灌到红热的熟铁中,相互熔融混合,直接获得刚硬的钢,能与现代高碳钢所媲美。】
嬴政声音如惯常的平静,只是稍微拉长了些语调,似是恍然:“原来除了含碳量,确实还需要炒一炒啊。”
他没有嘲笑对方的意思,就是想感叹下罢了。
夏安夷:“……”
果然不能轻易在老祖宗面前炫技。容易在自己也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小小地翻车一把。
灌钢法在化学课是一笔带过的,历史课也不在考点内并不展开讲,因此想研究需要自己翻书找资料。
别说,“炒铁”听起来还挺好玩的,有些古代知识不学,着实有些可惜。
【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过生铁陷入法,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则提到过生铁覆盖法,二者的方法和图解如下……】
【经过不同方法的结合和反复锤炼,最终能得到适合当作兵器的钢铁。】
因此古代引申出了成语“百炼成钢”。
嬴政在攻韩成功后,得到了韩国一批善于锻造兵器的工匠,还有技艺较为熟稔的冶铁工具。
如今学习了“灌钢法”和现代的一些技艺,便对于改良兵器、击退几国攻秦的军队,更加有了把握和信心。
他注视着光幕,因为记忆性向来好,便注意到了:“这《梦溪笔谈》和《天工开物》为何书?竟记载了多方面的工艺技术。”
这些已不止一次被提到,图文结合而描述清晰,从而将这么多的技艺保留了下来。
嬴政得到了启发:“相里墨和公输家的许多技艺,不幸在项羽火烧咸阳后失传。若是能记载下来,以后的匠人便能学习一二。”
凭经验从零开始一点点打基础,和兼顾理论实践来学习,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有些技术会进步,有些会原地踏步,有些则甚至会退步。
嬴政微微惋惜:“有这些记录实用的书,后世的技术竟没有突飞猛进?”
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