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 66. 轧棉 嬴政:秦国不养饭桶

66. 轧棉 嬴政:秦国不养饭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打量着手里的棉花,见其除了雪白平平无奇,一般人着实想不到其能作为御寒之物。

只是野生的棉花小而干瘪,秦国的工匠虽有擅长缫丝者,对其也无法下手进行制衣。

若是直接将其填充进衣裳的夹层,则有些浪费而未发挥其最大效能。

夏安夷被问及这些,露出了微懵的神色:“棉花……好像是用来弹的吧?应该跟缫丝是截然不同的技术。”

平日里的学习虽涉及面广,但不会深入进行了解和实践。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许多东西由于触手可及,便从未想过背后的艰难技术,以为其是理所当然存在的。

比如先前刚开始和老祖宗杠上时,她为了嘲笑对方引出了“棉花”这种东西。而当对方真的寻到棉花后,才发觉只是个开始。

该如何将其变成棉衣呢?

他掌心的棉花,显得小而单薄。很难想象变成日常必备的衣服前,古人曾经一步步摸索了很久。同样她习惯躺平的生活,也是世代变迁不容易的结果。

对于她这跳跃性、不靠谱的思维模式。

嬴政显然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心平气和道:“你能从一朵棉花,联想到要努力、奋斗这些,也算得上好事吧。”

夏安夷:“……”

没关系,她听不出阴阳怪气的语意,就当这是夸赞了。

好在不久后的历史课,终于讲到了棉花和纺织品、服饰的变迁这一章节,能够予以相应的参考。

【先秦以来,丝织品与麻葛是服饰的主要材料,汉代我国的丝绸远销海外至地中海区域,因此被誉为“丝国”。】

嬴政注视着光幕里的地图,目光落在“地中海”上。

只见其与中原地区横跨了长长的一条“丝绸之路”,通过了各种山脉、盆地等地形后,去往了陌生的地带。

而这陌生的“地中海”区域,在目前几国的地图上,从未出现过。

嬴政若有所思:“这便是你们口中的西方?地方真小。”

他环视着光幕里的立体地图,虽只依照需求勾勒了部分欧亚大陆的轮廓,但对比之下,秦国的面积似乎也没大到哪里去。

嬴政:“……”

而且为什么七国的总面积就那么一点儿?原本攻韩带来的场场胜利,让他瞬间产生了微妙的感觉。

看来还是不能轻易得意。

夏安夷安慰对方:“这只是欧亚大陆呢,下回你看到完整的世界地图,可能会更加震撼的。”

嬴政:“……”

他向来不是很喜欢对方的安慰方式。

【那么在棉花传入我国后,纺织业有了飞跃的发展。这里提到的便是元代纺织家黄道婆,她带来了摘棉、轧棉、纺棉纱、染棉纱、织棉布的技术。】

【她被称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家。】

听到棉花制衣的步骤竟如此繁琐,嬴政漆眉微蹙,但又被它能御寒的优良性能深深吸引。

要想回报够大,需要投入的精力越多,他自然也知道这样的道理。

再者,秦国的工匠本就是七国中的翘楚,技艺精湛一流。

而随着公输逊所发明的后世之物,足够绝伦而引人惊叹,他所认识的相里墨的弟子和昔日的公输氏同门,或多或少也想出山来试探一二。

吸引顶尖技术者的、除了统治者的扶持和奖赏以外,最重要的还有先进理论和技术本身的吸引。

因此如今的秦国,就像吸星**一样在收纳着各国的人才、隐居的人才。将一项较简单的技术研究透并改良,应当只是时间的问题。

【缫丝与棉花的技术并不一样,因此黄道婆在推广的过程中,首先将黎锦纺织中的手搓去籽十字棍、木制手摇轧花机引入了棉纺织工序中。】

【此外,她还创造出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改进纺织工具,并制造擀、弹、纺、织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