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 61. 儒生 反pua的那些年

61. 儒生 反pua的那些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拆穿了这些遗留的韩系势力、想要使用疲秦之计的心思后。

紧接着又有士兵前来报信:“禀陛下, 韩国的都城阳翟传来消息。逃走的长安君意图集结剩下的势力,进行再度谋反。”

消息如惊雷,底下的朝臣开始纷纷议论。

只是无论是赵系还是楚系势力, 对此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需将对方收拾了以绝后患。

经过前后一出,方才的“细作”便陷入了更凉的境地:“陛下,韩国一边鼓动联合长安君,一边又使出这疲秦之计。”

“定是不安好心啊。”

嬴政面上不显怒色,随着朝臣的反应将方才那群“细作”,顺势扔进了牢里。随后又顺势下了指令,安排蒙骜带军驻守二国边境。

若有异动,便即刻攻韩。

夏安夷望着这状况, 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太对:“韩国不是向来懦弱,对着周边的诸侯国各种端水和抱大腿的吗?”

这个形容还是老祖宗亲口描述的。

所以韩国怎么可能当反秦的出头鸟, 扶持长安君一个小孩叛乱呢?而且历史上对方叛乱时,韩国也自始至终没有过多参与。

反而是赵国横一脚, 看热闹不嫌事大,把自己给折腾没了。

嬴政淡定答复:“消息是我让人传出来的。”

夏安夷:“??”

所以莫非是老祖宗忌惮对方, 所以急着斩草除根、以免夜长梦多?

但她琢磨了下对方的性格,又感觉不太像。毕竟历史上的对方,不仅在灭六国后未将那些贵族怎么样, 同时也不曾因忌惮而错杀功臣。

应当不会将长安君放在眼里。

只听他顿了下, 语气平静地补充:“关于修渠等需大兴的土木之事, 虽所用工具改良了不少, 但也缺不少人力。”

“鉴于后世所剧透的饥荒,也不宜广征庶民,以免耽误农事而使军队粮仓不足。”

嬴政思来想去, 便找到了能精准薅羊毛的对象:“这些犯事的逆贼,还有日后那些六国的贵族,死罪虽可逃。”

“不如让他们去一同挖渠。”

与其按较为苛刻的秦律,赐他们一些酷刑而无实际的大用。不如直接拉去干活,好好感受一下捶打。

若是这些人自诩身份高于平民、不愿受罚而反抗——

嬴政淡淡道:“左右日后会被骂几千年的暴君,那不如坐实了这名声,干点暴君会做的事。”

“这群贵族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过是获罪后充当下苦力罢了。”

历史上的他没有将这群六国贵族如何,死后他们还不是如死灰复燃、又重新搞事了。

有时候苛待前朝贵族容易被抓住小辫子闹事,过分宽容又会纵容对方的野心。能不能镇住,基本靠的是掌权者的手腕,而非具体的政策。

因此看样子这一回,老祖宗在薅完这些人的钱财后,又打算继续将他们拉去挖渠。

可谓是能榨干的价值,他都注意到了。

夏安夷:“……”

别说,从对方的视角来看,妥妥的爽剧啊。

有老祖宗这样的实力作担保,她追这“剧”的过程中,压根不用担心挂羊头卖狗肉的问题。

当然,对方在不动声色下套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的阻拦——

“陛下,此举怕是不妥。”

“礼乐不可废,当以仁治国啊。也不宜大兴土木、行不义之战,陛下当兼用德和仁……”

屏幕里老祖宗一言难尽的神色,就跟她每次学数学课压轴题时,表情有点相似。

一种明显跟对方语言不通的感觉。

显然她是再痛苦也必须要学数学的,而老祖宗可以一言不合开怼臣子。

嬴政向来不喜欢这群儒生,无论是这些时日上朝后的感受,还是先前来自后世的剧透。

不知道是哪个家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