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每天读一点经济学常识 > 36—39

36—3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的金额,必然和出卖货物或者劳务所得到的金额相等。然而,事实并非全部如此,全球经常账户时有不平衡现象出现。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这种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统计称,2010年全世界的出口额比进口额多出了3310亿美元,这么大的差额数字哪里来的,是外星人来地球帮我们消费了吗?其实通过研究,不难发现,经常账户上出现的不平衡来自于个别国家高估了贸易顺差以及一些商品的贸易统计错误。

39.为何“中国制造”在美频频受阻

中国制造在美国频频受阻体现的是国际贸易的保护主义现象。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给保护主义下的定义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保护本国的经济不受外来商品的侵害的政策。保护主义规定,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该得到该国认为其应有的惩罚。

很明显,保护主义是在国际贸易中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目的的经济手段。从以往保护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同的经济时期,保护主

义的形式和目的也不尽相同。15世纪、16世纪是保护主义的萌芽时期,是重商主义者为了增加国内的财富积累,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数量而设立。到17世纪、18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自由主义贸易政策逐渐取代了保护主义。到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保护主义的目的在于垄断国内的市场,并以此为基地,进行对外扩张。一直到现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一边极力要求别国向它打开国内市场,一边又严厉限制进出口贸易,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近年来,“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市场频频受阻就是最好的证明。例如:2012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一家“本地制造”的国旗加工厂在国旗销售旺季宣布破产以抵制中国制造的美国国旗大量涌入;2012年,美国奥运制服因标签上写着“中国制造”而被美国国会议员扬言要付之一炬;2010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磷酸盐等产品征收初步反补贴关税等。

在国际市场上,美国与中国向来往来密切,毫无疑问,这种鼠目寸光式的借题发挥并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贸易宗旨,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更会对双边的交易产生直接影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