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用咸鸭蛋借书
“就把一中录取通知书往他面前一放,再画点大饼,让他拿我这个例子去招生,然后考上一表给学校争争光。”
“我姑娘行啊!你今天早晨出门就是去办这事去了吧。”
“嘿嘿,我就是想去咨询咨询,没想到今天收获挺多。”
“小婧办事能力不错,提出表扬。”
“对了,既然我现在是准成华学生了,我得告诉你们,学校提前一个月开学,八月一号之前就得去报到,到时候我自己打个车带着行李去就行。”
康婧独立惯了,学前班升小学自己去报到,初中就在家门口,更不用说了。
这回去区里上学,已经熟门熟路,打个车就能解决。
主要还是怕父母看到学校是在山根下的一排平房,心里有落差,会临时反悔把她拖回家。
想到反悔,康婧心想要尽快去把字签了,把入学办好。
但是细想一下又不能这几天就去,还是得开学前几天去办,着急也没用,只能尽量捂着学校別露真容。
“行,正好你爸那时候得挖池子,没时间送你去。这学校还挺有正事的,提前一个月就开学了。”
“就是设置的一个重点培养的班,正常情况是不允许提前上课的,但是区里扶持的学校嘛,可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样挺好,姑娘好好学习啊,这回不仅要为家里争光,还要为学校争光,责任重大。”
“放心吧妈,我一定不负众望。”
一家三口气氛融洽。
其实每当这个时候康父就插不上话,他只能和康婧唠点家常。
而康婧和康母能唠的就多了,人生理想,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还有康母喜欢的康婧跟不上节奏的古诗词。
由于康母结婚那些年的一些遭遇,导致她每天都在家里几乎不出门,喂鹅鸭养猪,照顾一家的生活。
门当户对是有道理的,康父小学文化,喜欢唠家常,真正的时候说话嘴笨的像棉裤腰。
出门办点事,都得康母在家先教他要怎么跟人家讲话,先打好草稿再出门。
康母是那个年代的大专生,完全不喜欢唠家常甚至反感东家长西家短,这些康婧一直看在眼里,他们两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话题。
康婧学习很努力,为了不让康母感到孤寂,对得起她那一肚子的文化。
两个人有能聊得来的话题,生活就不会枯燥。
“对了,爸,咱们邻居李长青家有高中生吧,我只听说不认识他家人,你能不能帮我去他家借高一的教材,要语数外物化生这几科。”
“他家呀,我也不太熟,我去给你问问。”
“一会就去给姑娘问去,我去给你捞十个咸鸭蛋带着。”
康母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拖拉,说完起身就去外面坛子里捞咸鸭蛋去了。
这个山坡上几乎都是矿上工人,像康婧家这样的散户极少。
虽然每家都有个菜园子,但是没有人家养家畜。因为他们每天要上班,没时间养这些。
咸鸭蛋是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妈,你这太下血本了,万一人家不借呢,或者被借走了怎么办。”
康婧屁颠的跟在康母后面,帮忙端着小盆盛鸭蛋。
“他要是收了,就算他家没有书,那就让他儿子帮忙去管他同学借一套,这么简单的事。”
“行,我去把这事跟我爸说一声。”
捞完鸭蛋,康母在仔细的盖坛子的盖子,康婧端着盆进屋找袋子装鸭蛋。
一边小心的装鸭蛋,一边把话传给康父。
天色渐晚,康父提溜着十个鸭蛋去借书,刚要出门,转身看看康婧,“要不然你和我一起去?”
“天晚了,别带姑娘去了,你快去快回,书都是统一的,借一套回来就成。”
“那我走了。”
康父特别喜欢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