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给司马懿一封公开信
“仲达,在背地里,竟是如此说朕坏话!”天子听取了宫燕的细细道来,不禁勃然大怒。
“唉!现在太傅挟持太后,占据洛阳,掌控中枢,可谓得势尽矣!陛下发火无益。若陛下信臣还是曹家子孙后代,即可令臣放手一搏,即便事败,陛下也可说是受臣淫威胁迫乱命而已,太傅也必然不会为难陛下。陛下意见如何?”
天子听了宫燕这一番言论,便高兴地说道:“好吧!昭伯你要朕怎么做?”
就在这时,曹羲曹训等曹爽亲信都来了,他们先向天子行礼,然后又对大将军拱手。那桓范,则是抓刀帐中,威风凛凛不减当年领军之勇。
“事态紧急,我想各位都知道发生什么事,大司农也和大家解释清楚了。今天当着天子面前,昭伯与诸位推心置腹。昭伯昔日行事乖张,独断专行,得罪了很多人,甚至包括陛下。”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大将军何故自毁,朕没有怨恨将军之意啊?”皇帝连忙解释。
“陛下不必护臣之短,此实臣之罪过也!自古天子十五便可亲政,况陛下现已大婚十八有余,岂有不亲政之理?若臣早将大政奉还,何有今日之祸?臣适才在梦中,遇见太祖武皇帝、世祖文皇帝以及先皇,他们把臣暴揍一顿,细数臣的不是。臣如今幡然悔悟了,臣从今以后没有任何事情不可与外人言矣!”
那个曹爽说完,又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啊!这,昭伯你梦到了先皇?这……”那天子的确和曹爽有矛盾,但现在这个曹爽将一切事情当众和盘托出,天子倒是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这个曹爽刚才说得对,大家都是曹家血脉,斤斤计较至于吗?他可是任城王的儿子!
于是乎天子再一次扶起宫燕:“大将军,朕的大将军,不要哭,朕叫你不要哭了!听见了吗!现在朕和国家都需要你,你这样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不许哭!”
天子又叫桓范:“大司农,刚才朕听得大将军所言,你心中已有应对之策,是吗?”
桓范放下刀,上前一步启奏:“臣计策如下:请天子移驾许都,然后调集四方勤王保驾。这件事明摆着只能如此办理,诸位真不知读书是干什么用的!在今天的形势下,像诸位门第显赫之人,想要求得贫贱平安的日子还可能吗?普通百姓有一人被劫作人质,人们尚且希望他能存活,何况你们与天子在一起,与天子共令天下,谁敢不从?”
宫燕打断桓范说话:“大司农,你确定你的想法是‘与天子共令天下’而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桓范慌得躬身道:“圣上在此,臣等绝无二心。”
天子道:“好了,昭伯,都到这时候了,你我君臣之间,就不必说这种见外唬人的话了。大司农请说具体计划。朕在听。”
于是大司农继续讲解形势:“大将军,你的中领军别营近在洛阳城南,洛阳典农的治所也在城外,可随意召唤调遣他们。如今到许昌去,不过两天两夜的路程,许昌的武器库,也足以武装军队,我们所忧虑的当是粮食问题,但大司农的印章在我身上,可以签发征调,所以也不成问题。”
宫燕道:“范先生你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所带的禁军,士兵多是洛阳人。现在太傅占据洛阳这一招就是想动摇我们军心,太傅把自己当萧何了,学那楚歌声吹散八千兵。”
天子一听十分惊奇:“噫!昭伯今日,何其智也?”
这时候那个曹羲发话了:“哥啊!我们的家眷俱在洛阳,我们要是不回去,恐怕会有危险。”
“大错特错!昭叔,我们要是回去,家人们才真是危险。岂不闻‘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太祖少时,曾任典军校尉,十常侍弄权诈大将军何进入宫,太祖苦劝何进说:‘十常侍出,我乃可进。’今日的情形,与此相类。洛阳士兵不从者,交出兵器随他去,我们有武器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