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户口政策和造纸
对于朱少安的担心,朱梓还反过来开解了两句,一点都不担心。
既然知道老朱有【封藩如封国】的政策和想法,朱梓就明白,为什么前世历史上,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发展那么狂野了。
这三大藩王在封地真的有如同国王般权利,就算三人为非作歹,老朱也会宽容以待。
事实上,朱梓有信心老朱就算知道了他的【火器楼】,最多也就是训斥,再派个官员管理,也就过了。
将所谓的“造反调查”之事揭过,朱梓说起今天的正事。
“朱少安,这是我设计的身份证明,分两种:
这种是平民百姓的,用铁打造;一面写上人名身高体重等人物信息,一面写上家庭地址,并打上潭王府的标记!
这种是个流放犯准备的,用坚硬的木头雕刻,内容一样。”
“这个身份证明将会在银川全面推行,所有人都要有,包括本王和你,还有进入银川的商旅。”
指着四张图纸,朱梓说明图纸的作用,他将后世华夏的身份证稍微修改了一下带到了大明。
大明也有自己的身份证,也就是【路引】,但是并不完善,朱梓准备将后世的户籍制度搬运过来,从银川开始一点点改变。
那张平民身份证明他设计了巴掌大,虽然会比较笨重,但能记录更多的信息。
要不是照相技术实现起来太难,他都有将图像印上去的想法了。
“殿下,这~这~会不会太奢侈了,这一张身份证明至少要二两好铁才能打造出来啊,而且这么多字要雕刻上去,也是非常非常麻烦的事啊。
做这身份证明有点劳民伤财了啊。”
一人用二两铁,整个银川百姓6万多,就是6千多斤好铁,有这个铁可以打造六七十个大犁耙了。
至于身份证明?
大明有专门的路引,要是潭王的这个【身份证明】推广了,就真的会被朝廷文武弹劾‘造反’了。
但朱梓才不会在意呢,他可是有心要在整个大明普及【身份证明】呢。
“别废话,本王这是来给你下达命令,不是和你讨论。
接下来,你好好给我做一个人口统计,将银川的人口统计好,我这上面要求的信息都要统计起来。”
“这~这~殿下,下官还有不少事情,恐怕……”
“做好了,本王给父皇上奏折夸夸你,让你早日回应天。”
“这~好吧。”
还想诉苦的朱少安,听到朱梓这话只能苦笑着闭嘴答应了下来。
接着朱梓又拿出一个小本本,可以上下翻页,活页样式的小本本。
“这就对了,这是我设计的户口本,你按照我列举的条目去调查登记吧。”
“还有户口本?殿下您这是有重新进行人口普查啊?
咦~这户口本比现在的路引要方便很多啊。”
这个户口本上有人物外貌描写,户籍种类,受教育程度,婚育情况,等等几个条目,比大明现行的路引要方便很多。
“哼~本王花了六天时间设计出来的,还能差了?
你再照着做两三份出来,一份给宁夏卫,一份给陕西布政司,再一份等银川的户籍情况登记好了,你拿去上奏,这件事的算是本王送给你的政绩了。”
“哎~谢谢~谢谢潭王殿下。”
抱着户口本的朱少安惊喜不已,之前他倒是有不少政绩了,但全部是潭王主导,他配合的,去年的考评他得了一个‘甲下’。
今年要是将这个户籍制度,户口本整明白了,一个‘甲上’的考评都稳了。
历朝历代,朝廷对于自家百姓,自家家底都是非常看重的,要是银川这个户籍办法效果显著,陛下必定会嘉奖的。
甚至有机会名留青史呢。
因此朱少安才没有拒绝,直接应下这件事了。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