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本王给你们一个机会自证
他地区特别是江南寻找了。
但,这样的麻烦总比被潭王殿下揪着粮食产量的问题追责要好很多了。
就在这时,朱梓又说道:“这批种子本王还是照价付钱,要雪花盐或者雪花银都可以,这次可不要偷奸耍滑了。”
“殿下放心草民等会找来最好最优质的种子,绝对会让殿下满意。”
“嗯~你们去给本王找来吧,别耍嘴皮子,要是本王种出来还是问题满满,本王不介意再次代府兵出去操练操练。”
“是~是~草民立即就去。”
八个掌柜的一头冷汗,跪着退了三步才敢爬起来飞奔离开。
您老的府兵操练,那还是操练吗?
那是血淋淋的要杀人啊。
见这些人连滚带爬地跑了,朱梓才站了起来拍拍屁股,换了另外的村子实地看了看高粱的生长情况。
高粱实际的生长其实很好,高高壮壮,秸秆非常好。
问题和水稻一样,就是结穗稀疏,结子少。
“殿下,我们明年也种小麦可好?”
六十七村的里正应山将朱梓从高粱地里出来,赶紧小心地询问道。
他也有点后悔,这高粱他在河南时种过,产量低时六百斤,要是天时好可以达到七百斤,所以当初选择种子的时候,他就抢下了高粱种子。
事实上四种农作物种子,就是高粱种子最少,前后只有二十万斤,大家都是抢着种的。
只是没想到银川的土地不大适合种植高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最后的产量可能亩产不足两百斤了。
“不行,你们下一季必须种植大豆。”
“啊~为什么啊,殿下?
小老儿听说今年银川就是小麦生长最好,就算是稀疏种植也会有两百斤的亩产啊!
殿下您可不能偏心啊。”
应山一听朱梓的话,一边不满的述说着,接着干脆跪到地上,就要磕头。
朱梓一把有力将他拉了起来,让应山站也不是,跪更不是了。
“老丈可知轮作?”
“这个~这听说过,老辈子流传下来的经验,一块地不能一直种一样东西啊,要换着来,才能种好。
所以让我们村下一季种小麦吧。”
得,朱梓的话又给了应山种小麦提供了借口。
“谷田必须岁易,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
“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
朱梓将《齐民要术》的一段背了出来,这本书他已经背下来了,在李希颜这个李魔头的戒尺教导下背下来。
华夏古代就有轮作和套种的经验,并且整理成书了。
这简单一句话就是农田轮作的一个顺序。
银川的第一季种植为的是有粮食撑过这一年,等夏收之后,就会大面积种植绿豆和小豆。
至于麻他就不准备种了,因为他又更好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