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逍遥王 > 第174章 春耕,【教牛】

第174章 春耕,【教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架架大犁耙在五头耕牛的拉动下,缓缓向前,从一开始的歪歪斜斜到后面慢慢拉直。

一整个平原的耕地从一开始预计的四万亩耕地计划,不断越耕越多,在三月初五第三场春雨下来时,已经有足足两百万亩土地被翻好,

先期的四十万斤种子也已经种下,后期开垦出来的土地就等种子了。

微雨的夕阳下,朱少安找到了打着伞在田地间散步的朱梓。

“潭王殿下,秦王殿下派出长吏想要找您接耕牛和大犁耙,不知道……”

“秦王府长吏?我二哥什么时候会关心春耕了?”

“呵呵~”

对于朱梓的吐槽,朱少安只能笑笑不说话。

秦王不关心领地生产,只注重军事这件事,只要在陕西地界一段时间,都听说过。

“殿下,这次那位长吏大人手中有秦王殿下的印信,应该错不了。”

“嗯~将人带过来吧。”

“是~”

时间进入三月,西北的天气已经正式回暖,育苗出来的禾苗已经超过三寸,可以插秧了。

朱梓亲自到田间地头检查,这些禾苗可是关系一夏的收成,并且还会作为粮种专门种植。

选种、育苗、插秧,朱梓都是亲自指导的,为的是自己培育出优质良种。

古代的粮食产量和现代真的差强人意,水稻产量每亩也就300斤,小麦稍微好点就是个四百来斤。

大豆、高粱产量会稍微高的,但也就420斤左右的亩产,还不能作为主食,价值又低了一些。

他倒是知道玉米、土豆、番薯这三样高产植物,但这三样都是郑和下西洋后才逐步引进的,现在的大明还没有。

所以他只能用优中选优的办法培育良种了。

“下官黎瑞阳拜见潭王殿下。”

就在朱梓检查一片禾苗,一个身穿粗布短打的中年汉子,在朱少安的带领下走来。

“你是秦王府左长吏还是右长吏?”

朱梓抬头看了看来人,又被他的打扮整得一愣,王府长吏什么时候混得这么惨了?

“下官秦王府右长吏,正五品衔。”

黎瑞阳倒是也不怵,拱手认真回答着,态度都是不卑不亢的,很有气度,并没有因为他现在一身看着像地里老农而自卑。

“右长吏啊?

你想要借多少牛?多少大犁耙?几时还?”

“只需1千架大犁耙,5千头牛。”

“咳咳~”

朱梓还没说话了朱少安直接被噎到不断咳嗽了。

因为1千这个数字,就是银川所拥有的大犁耙的数量,黎瑞阳这是有备而来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