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分战功,利弊皆有
“秦王殿下,慎言!”
听到朱樉的话,吴印立即喝止,只是那语气无奈多过紧张。
显然是早就知道朱樉会有这样的操作了。
或许,他冒着大雪赶来,就是因为知道朱樉会有这样的操作吧?
朱梓可不知道战功还可以瓜分,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二哥,战报不是已经有耿忠送上前了吗?而且捷报都发了,你不会是想要篡改战报,欺骗咱爹吧?”
“嘿嘿~老八你还是太老实了,之前送上去的战报只是一份临时的简单战报,只是说明有敌来犯,胜利还是失败,大致损失多少,大致取得什么的胜果。
准确的战报,特别是表功的战报是要慢慢写的。”
朱樉笑着拍拍朱梓的肩膀,教导这小老弟。
“二哥啊,你可不要作死啊。
先不说有五军都督府随军记录,就是咱爹的锦衣卫也不是吃闲饭的!
要是让咱爹知道你私自瓜分战功,只怕不是训斥就能过了,说不得你可要回应天挨板子了。”
朱梓直接当着众人的面直接斥责起朱樉,并且直接提醒有锦衣卫在监视这一敏感的话题。
“哈哈~哈哈~好,好啊。老八你也知道有五军都督府还有锦衣卫二哥如何会不知道?
而且吴砖头也在,二哥怎么会作死?”
朱梓也不搭话,只是看着朱樉,等他的下一句解释。
朱樉见朱梓还有点小情绪,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才继续说道:
“这分战功啊,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侵占将士们的战功,而是在取得巨大胜利时,为将者将一部分战功丰润给下面的兄弟。”
“一来是给没有参战者一份补偿,也给伤员哈死者一些抚恤;二来也让战功不那么显眼。”
朱梓看向身边的耿忠,吴印,以及还在治所内的蒋逊,温从等人,这些人都是理所当然的点点头。
这样分战功显然是大明军中约定成俗的规矩了,并且老朱肯定是知道并默许的。
不过这样的分战功倒也是好规矩,军中将士们都能得利,能极好地聚拢军心。
这样的规矩,可比军官侵吞手下士兵的军功要好太多太多。
明初大明的军队能所向披靡,不是没有原因的。
想明白因果,朱梓点点头不再多说:“那就分吧。”
“耿忠,去吧你的人都叫来,老八你那几个仪卫司仪卫也叫来。”
“仪卫?好吧。”
朱梓这会才想起来,他是亲王,他的卫兵应该归属于“王府仪卫司”,但老朱在他出发前给了他一个建府的权利,可以训练一府府兵。
人数上限一万人。
当然,对外他们真的是王府仪卫司的仪卫,听着就像是仪仗队一样。
一般没有实权的王爷身边的仪卫司,确实就是仪仗队,装面子的。
而如朱樉这样的九大塞王,仪卫司就是用来堵文官废话的借口。
主要人员很快聚集,只有百户以上军职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
这样的会议其实难免还是会出现一些阴私之举,毕竟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就会在为人处世上有所偏薄,无可避免。
所以,除了这些百户,朱樉他们还大大方方的将五军都督府的人也邀请了过来,让他们直接拿出军官记录账册,边查边分,边记录。
只有朱梓在一旁直皱眉头,他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份战功的弊端。
明朝军功可以简单的分为2类:一是首功,二是战功。
首功很简单,就是按首级的个数,这是从大秦国开始延续下来的血腥传统。
战功又被分为了奇功、头功、次功三种。
在这里分的战功,其实还是【首功】,也就是首级数。
五军都督府的人翻开一本书册,诡异地看着朱梓,看得他都有点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