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简单安排,急赴宁夏卫
在银川第一等就一人,潭王朱梓!
这一点没有任何疑虑,所有人都认同,包括朱梓本人。
第二等是有户籍身份的百姓,不管是官员、吏目,还是迁徙百姓、原住民百姓,发还工匠户籍的百姓,都是第二等。
在潭王的政令中明确表示,人分士农工商,但人格平淡,不得相互轻贱,须得团结一致。
对于百姓,潭王殿下堪称仁爱无双。
煤炭近乎免费卖,雪花盐当普通粗盐卖;铁锅是潭王殿下花大价钱从附近州府买来铁锭,锻打制造后,亏本卖给百姓。
所有百姓每人都有十亩田地,不分老弱妇孺,只要有户籍,都有十亩农田!
这样的政令也只有宁夏这种被战争完全遗弃之地,才有可能实行的了。
并且潭王还非常亲民,不仅不时到各村和百姓同食,还会下地帮百姓做农活,不时还给出神奇的技术,让百姓自己发家致富。
各种政策听得徐铎等前官员都暗暗心惊。
虽然潭王的政令常有僭越之嫌,但都是真正安民利民的好政策啊。
谁说的潭王朱梓不学无术的?
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这都不学无术?还有哪个皇子能做得更好?
包括十个第一批到来的犯官,此时也是后悔不迭。
后悔朱梓让人规划新银川城的时候,自己怎么不主动申请啊。
要是申请了先不说自己能住上这样的独户楼房,就是子孙也是有机会被发回户籍,重新做人的。
至于第三等就是犯官和犯官家人了。
每天必须完成一定工作,才能有饭吃,有时候如果做错事了会整个流放营一起饿肚子。
至于权利?
不被饿死,不被随意打杀就是他们最大的权利了。
这大男人都下意识忽略了,他们的女儿被潭王侧妃萧如玉保护起来的这件事。
门外的铁铉听着郑兆新的总结,认可的点点头,这个等级确实存在,还是他和朱梓一起研究出来的,并且得到李希颜老爷子认可的一个管理办法。
郑兆新是个人才,要是能一直好好表现,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一个重新成为大明子民的机会。
当然,这个机会朱梓已经给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郑兆新今后的表现了。
出了一百零六村,铁铉看着沉默的人群,只是淡淡一笑继续去往下一个村庄,一共三十二个村子,他会带着这些犯官跑完的。
最后他们能不能领悟点什么,就不是他需要管的了。
还是朱梓交代他的那句话:能改的就活着,越活越好;不能改的杀了就是。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有效!
晚上众人没有回银川城,直接在四十村住下了。
当晚上在热乎的炕上睡着了,不少人直接热泪盈眶。
“这才是炕,这才是炕的用法,是用来睡觉的;不是用来取暖的。”
……
两天后,转了一圈的犯官们再次来到朱梓面前,只是他们现在少了之前对朱梓那着爱搭不理的高傲,以及罢官流放的颓丧,多了几分恭敬。
“可有话说?”
“回殿下,我等无话可说。
银川的村庄虽无江南之精致华美,但有西北粗犷豪迈;殿下之政虽多有僭越,但都是活人利民之政。”
“罪臣等~无话可说。”
听到这些家伙认错,朱梓只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并没有全信,随即他就安排道:
“看来你们还不是完全无可救药,你们自由组队每两人负责一个流放营,自己分配然后全家搬过去。”
“这个冬天本王不给你们下达什么任务了,就只有一件事:
在保证不死一人的前提下去梅花山挖煤,挖到的煤在保证你们取暖之后,可以拿去和其他村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