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逍遥王 > 第70章 牛羊,竟然可以多到铺天盖地?

第70章 牛羊,竟然可以多到铺天盖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工匠中的郑少泽脸色一变,阴沉了下去,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他刚刚被发配过来的时候,就知道铁铉看他不顺眼,这是明晃晃的针对了。

他在心中想着找机会向潭王告个状去。

铁铉听取三个大匠的意见,又随机点了三个匠人级别的工匠出来提意见,所有工匠的提议都是在堤坝前打入铁棍造栅栏。

“行。按照你们的办法,现在开工吧。”

随着铁铉一声令下,千多人开始将三十马车的铁棍,依次钉入黄河缺口后。

此处堤坝宽一百二十丈,有六个丈许宽的桥洞,最深处只有十五丈,水量确实不大。

三十马车的铁棍,在工匠们精巧安排下,只用了二十车就够了,并且都是相对较短的铁棍,算是帮潭王省下不少资源了。

太阳下山前,粗粝的简易堤坝前,六个半圈的铁栅栏就围好。

“郑少泽,你安排人在这堤坝上值守,有问题及时通报,一旦发生洪水及时预警;顺便再建个烽火台,一旦有敌情也能示警。”

“是,小人这就安排。”

听到铁铉点名,郑少泽赶紧出来躬身应命。

铁铉盯着郑少泽看了一会突然说道:“值守堤坝的人,每天三顿稀的,每天有十枚铜钱,每天三十个名额,回头你找我领钱粮。”

“好~好~小人一定安排好。”

听到还有钱粮,郑少泽眼睛就亮了起来,眼中闪过一种名为“贪婪”的光。

铁铉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但那抹光他是记住了。

‘有些人,怕是狗改不了吃屎啊。’

第二天中午,铁铉才赶回来汇报这件事。

当着铁铉的面朱梓直言不讳地评价道:“没事,人有欲望,更好利用。”

“殿下高见。”

铁铉听了也不生气,还对朱梓竖了个大拇指,心中欣慰。

“殿下,您能有这样的想法,才是一个亲王该有的觉悟啊。

劳心者之人,劳力者治于人。”

听这话朱梓且是失笑道:“老铁,你这话最好不要让老师听见,不然绝对少不了一顿戒尺。

孟子他老人家的意思是主张社会分工,你这是断章取义了。”

“嘿嘿~殿下教训得是。”

铁铉听朱梓这话,黢黑的脸色有些泛红,孟子的原意他自然知道,只是为了捧捧朱梓的马屁么,

不想拍马蹄子上了。

“行了,你去找朱少安,让他把瓦匠,窑匠交给你,寻找适合的地方建造窑。

这是我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型红砖和砖窑改造建议,找老匠人和老农做出来。”

说着,朱梓将几张纸递给铁铉,前两天和李希颜给老朱写奏折的时候,他可是回想了不少前世的一些科技,其中不少大明有可能实现的技术,他都绘制了下来。

“殿下,银川县内没有足够的木材啊,想要烧窑的柴火只能去贺兰山砍伐,这样很是劳民伤财啊。”

“燃料你去找刘狗蛋,我已经把办法交给他去准备了。”

“原来殿下都准备好了,那么下官这就去完成殿下的任务。”

铁铉听朱梓已经有了安排,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当朱梓回后院开始下午课程时,能感到李希颜的眼神多了一分满意。

接下来一段时间,朱梓就缩在潭王府,每天就是学习各种知识,偶尔处理铁铉和朱少安汇报上来的政务,也是简单制定方向让他们自己处理去。

……

时近中秋,银川平原上已经热闹不已。

被发配银川的囚犯们,在渐渐冰冷的河水中疏浚沟渠;

移民来的百姓和原住民们一半忙着种植苜蓿,一半忙着收集翻地翻出来的石块;

还有部分人,开始挖掘煤炭,打造蜂窝煤。

囚犯中的工匠被分成两拨,除了每天十架大犁耙的打造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