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抵达银川
洪武十八年五月初三,被摧残了近一个月的朱梓,终于可以休息了。
因为他已经到达了宁夏卫的银川县。
大明境内,经过朱元璋十多年的治理,虽然依旧穷苦,但治安比起元末那简直就是天堂了,至少境内的山贼水匪已经少了很多。
官道左右更是盗匪绝迹,但凡敢于冒头的均被各卫所军户杀了,换成军功了。
这让刚刚学了点本事想要找盗匪练手的朱梓失望不已,不过也让他们行军的速度快了很多。
原本预计最少三个月的路程,被他一个半月就跑完了,周德兴这位老将看了,都忍不住赞叹朱梓的移民之策为上上策。
为此,他还写了封信,准备让路过的驿站带回去给老朱。
而此时的朱梓却是没有休息的心思,看着在残破的元兴庆府遗址上建立的土坯房,都快哭了。
这座两进的土坯房前,还有用杨木雕刻的牌匾【潭王府】。
要不是看到这个牌匾,他都以为是哪个乡下富农的家了。
“还请潭王殿下恕罪,实在是时间紧急,下官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银川县令朱少安低着头,不敢去看这座“王府”,这估计是有史以来最寒酸的“王府”了,他的脸羞地火辣辣的疼。
“殿下,银川的石头只能从贺兰山采集,运输困难,之前为了春耕和实在没有人可以发徭役,不过现在殿下移民六万多,可以重建一座王府了。”
朱少安赶紧又补道。
“可,等百姓安顿好再重建王府。”
朱梓还没开口,他身后的李希颜就替他答应了,朱梓只能无奈点头。
这银川的穷困贫瘠远超他的想象啊。
就连这个银川县也是老朱为了让他来戍边紧急设置的。
现在的宁夏还只有宁夏卫,就算多年后也只有灵州、宁夏、宁朔、平罗、中卫等1州4县。
现在的银川县,大概就在未来的银川县到宁朔县之间,只有瓦渠、枣园、首宿、板桥四乡。
而他的王府就在首宿乡。
总之一句话,偏僻、荒凉。
完全不是他印象中的塞外江南啊!
“师父,我现在找父皇换个封地还来得及吗?”
等进了谭王府,朱梓哭丧着脸问李魔头。
“殿下,外面还有六万多被你的【先登令】迁徙来的移民,你去问问他们答应不?”
李希颜只是说了这么一句,朱梓就萎了。
是啊,他可是野心勃勃地移民了六万多百姓,就等着要大展拳脚呢,怎么能就打退堂鼓呢?
“殿下先休息半天,晚饭时出去兑现你的【先登令】吧。”
“好吧。
铁铉,把之前商量好的安排整起来。”
见朱梓虽然情绪不高,但还是勇于承担责任,李希颜和周德兴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了几分笑意。
这个潭王,还行。
其他人都退了出去,这座只有七个房间的王府,只有朱梓和他四个侍女以及萧如玉居住。
盛庸带着200王府府兵直接散开,在“王府”附近扎下帐篷守卫王府。
李希颜等七位朱梓的老师带着铁铉,在更外围区域找百姓家暂时住下了。
小梅带着其他三个侍女像脱笼的喜鹊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怎么布置这个临时王府;
萧如玉找了间干净的房间,自己动手将一架古筝几件乐器,还有两箱衣物首饰搬了进去。
一个多月的相处,萧如玉虽然不再死气沉沉,但也还是沉默寡言。
朱梓看了也只是不喜地皱了皱眉头,并不去管她。
要不是老朱要求自己带着,他早就半路将这个女人丢下了。
他不仅没有对萧如玉做什么,还因为萧如玉,他得了一个“欺师灭祖大色魔”的称号。
并且一路过来,不管文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