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 链(附录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脱 链
今天,只看到一件事:脱链;只见到一个人:他。
往县城的路,只有16里,他的链条脱了整整35次,不是三次,也不是五次。
第一次,大桥边,脱了。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不出15米,又脱。他又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这下子多了些,30米,又脱,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四次,他下车后,环顾四周,似乎在找修理铺,尔后叹了一口气,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五次,我又看到了,真切地。
第六次,我感到那人真傻。
第七次,我也傻起来,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
。。。。。。
第三十二次,我还是跟,傻乎乎的我。
一直到第三十五次,他到了家,我却过了站。我家不在城内。
回家,把这傻事告诉妻。
妻为之动容:撥我有时简直不如一链条!斳
什么?
我一时不明白。
忽然,妻笑吟吟,神色同那35次脱链人一样。
我大悟,飞奔出门,跨上车直走,妻追!
撥发什么疯?斳
撥找那人去,他妈的,这小子35次脱链为什么不嫌烦,好好去问问。斳
附录:
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老子是先秦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我之所以还要对他进行专门的介绍与评价,当然是由于我个人对于老子的认知,有着完全不同于任何你之前所看到或听到的结论。而在展开我的介绍前,先摘录一段网络上关于老子的评介文字,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内容——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普遍认为是陈国(后归楚)苦县,依据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书中明确提出老子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551 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
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
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 535 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
时孔丘十七岁,问礼于老聃。
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 530 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史。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公元前 526 年),二十六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老子。
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公元前 501 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问学。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 485 年),老子看到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