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郭湖
一听到这道声音,李陌庭耳朵都伸直了,脸上更是布满了笑意,那般模样,仿若是在听自己被夸赞一般。
“什么?三甲案首?庙前秀才?这是真的吗?”
“你的消息也太落后了吧?我昨天就知道了,现在最火热的消息,可不是这个!”
“什么?难道最近还有消息,能比此事更火热?那是什么?”
“嘿嘿,瞧你们,都不知道吧?”
“兄台,还请为我解惑,今日的酒水,我买单!”
在一片喧哗声中,话题也从一开始的“三甲案首”、“庙前秀才”谈论到了“《将进酒》”与诗词双镇国。
宋大义走了进来,听到众人的议论,顿时立刻凑了上去,主动加入话题。
见到他一身儒袍,气宇不凡,其他客人们并非排斥,反而是热情交谈。
听着旁桌传来的议论声,徐小岳默默的撕下一块肉脯,喂给小白狐。
李陌庭则是神色自豪,仿若那些人的盛赞,是在夸他一般。
“你们未免也太过夸大其词了吧?这首《将进酒》的确不错,气势磅礴,但是这首词文太过压抑,一点也不像吾辈热血男儿!”
“身为文人,当一腔热血,岂能因为一点挫折,而郁郁不安?在我看来,也就这般罢了!”
在一片喧哗声中,陡然有着一道不适的声音响起。
闻言,原本喧哗的大厅陡然一静,旋即,一道道目光投射而去。
开口之人,正是坐在徐小岳对面的一桌,一个身穿白衣,约莫二十五六岁的青年。
从其所穿的十品儒袍便不难看出,此人乃是一位拥有文宫的秀才!
“你可知,这首词文乃是镇国级,而且,我亲耳听郡都文院院长所说,这首词文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传天下!”
另外一座,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一拍桌子,豁然站了起来,怒斥道:“阁下说这首还一般,那在你心中,那首诗词才称得上好?”
大厅中,一众身影的目光都对着那位白袍青年望去。
“郭湖,不可妄谈!”
与白袍青年同桌的一位老者,低喝一声,旋即站起身来,面带笑意,对着众人作揖道:“诸位,不好意思,我这学生喝多了。”
这位老者也穿着一袭儒袍,看其模样应该是一位九品儒者。
放在魏沙县这种小地方,一位九品儒者,地位足以与学堂中的夫子相当了,不过,此时在驿站中,有着不少文人,他也不敢冒犯众怒。
更为关键的是,如今《将进酒》这首词文,连他都叹服不已,若不是对自己这位学生极为了解,恐怕连他都会会错意。
“你叫郭湖是吧?”
此时,另外一桌,一个秀才站起身来,面色不忿,冷声道:“我也好奇,如此绝佳的诗词,在你心中都算不上最好,那你觉得哪首诗词才是最佳?”
郭湖不顾旁边好友与老师的劝阻,站起身来,笑道:“自然是《雁门军行》!”
听到这话,整个大厅陡然安静,众人面色一片肃然。
“吾辈热血文人,自当从军,抗击异族,而并未整日风花雪月,勾心斗角!”
郭湖大声回道,见众人一阵沉默,他冷笑一声,道:“所以我觉得《将进酒》的作者,与《雁门军行》之人相比,相差甚远!”
“……”
徐小岳面色一僵,一时间竟然无力吐槽。
李陌庭也是松了一口气,心中暗叹,这货是不是喝多了?
“痴儿!”
那位先生更是怒斥一声,心神大定,呵斥道:“这两首诗词,正是同一人所作,刚才诸位文友在说书诗词双镇国,就是在说他!”
“嗯?”
郭湖一脸茫然。
“《雁门军行》,乃是徐镇国在魏沙县县考中所作,而这首《将进酒》,是他在前几日的秀考文会中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