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谋划山阴县
分感兴趣,接着问道:“除了留守府,其他地方还有你说的棉花吗?”
耶律力捏着酒糟鼻子,使劲捻了一把鼻涕,道:“下官身上这件夹袄就是,将军。”说完后,生怕刘宇下令把他的棉花夹袄脱下去,怯生生的看着刘宇,惊魂不定。
刘宇“哦”了,一声,心道:“先让你穿两天,等后面砍脑袋的时候,记得提前剥下来不要弄脏了就成,看看到底是什么个好物件。”
耶律力看着刘宇半晌没有下首强抢,心中稍定,又开始展望自己在宋国大概应该是什么官位和生活了。
看来只要投降态度好,到哪儿都有一口饭吃呢!
满门忠烈耶律力。
当天晚上,在斥候们的查探下,一千宋军在官道附近的一处山坳住了下来,为了要尽可能的在契丹保持神秘感,那么这只军队的具体数字,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当夜,斥候在暂时营地外面,放了三层,最远的斥候队,和白天一样,放在了十里之外,再往里就是五里,再往里三里。
孤军在敌国,党进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当夜无话,睡梦之中,西京道朔风连绵,远处的树林,如同海潮,浪一样奔涌。
第二日凌晨,五更造饭,五更二刻,全军开拔。
必须在今日下午,赶到山阴县,并且拿下山阴。
五更天气,寒意还是很浓,官道周遭的树林仿佛亘古就处理在那里的巨兽,黑漆漆一片。在官道两旁看着这一只深入敌国的孤军,仿佛择人而噬。
在晨间的风吹拂中,一千宋军一人双马,急速南下,道路两旁的树木山岭飞快的后退,慢慢的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
再过半个时辰,太阳出来了。
而现在,距离山阴县,还有六十里。
山阴县是一个小县城,属于西京道朔州府下面的下县。县城人口不到三万,周边乡村加在一起,林林总总有十万人左右。
县衙中,县令许昌才交接完一批粮食,这是周边农村征收上来的余粮。
今年白灾,本就民不聊生,但是由于大宋北上,契丹不得不征集军队,如此以来,民间压力倍增。
这一批粮草一共才一万石出头,但都是县衙衙役在乡村中挨家挨户强征而来。
民生多艰,征收的时候,许昌看着白发牧民跪在自己面前,抱着粮食不撒手,也看到衣衫单薄的幼童被如狼似虎的衙役吓哭,村子看不到青壮,青壮都被征调去了前线,但是前些日子,林牙大人还在继续征调,说明前线战事紧急,也说明前线青壮的死伤,应该是相当严重。
许昌自认为也算是个好官,四年前因为太过耿介,被契丹同僚诬告,虽然最后洗脱罪名,但是那一场官司后,不仅自己职位一直得不到提升,跟沉重的打击是自己的爱妻和幼女病死狱中,却没有人为此负责。
在县令任上,虽然许昌尽力维持,但山阴山靠近前线,一旦有事,便民不聊生,除了承担沉重的赋税外,青壮年经常被抓丁,两军交战,死伤难免,所以山阴县每一户人几乎都有伤兵或者战死的部族军,如此以来全县的开支负担,更是压在了剩下的老弱妇孺身上。
许昌平日里也极少回家,家中只有一个老仆人,也没有什么烟火气。
今日忙碌后,他坐在县衙里面,正啜着一杯清茶,这已经是许昌不多的爱好之一了。
这时候,有衙役来报:“大人,堂下有信使求见,据他说,还是你的旧识。”